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遍及全球的“玉米糖漿”之威脅

可怕的不僅是這些,還有轉基因後具備殺蟲毒性的玉米——“King Corn”的用途。

據船瀨先生介紹:“這種KingCorn的問題是可能具有致癌危險。在這1.2年的研究中,我們從93%的懷孕女性和80%的胎兒中檢測出了可殺蟲的有毒成分。可以認定美國的大型生物企業——孟山都公司的解釋都是謊言。
這種有毒玉米已經成為美國政府的後盾,不僅是牛肉,豬肉、雞肉等肉類,還有魚類、牛奶、雞蛋等,另外所有的加工食品、藥品都使用了這種材料。
冰咖啡中添加的阿拉伯樹膠糖漿非常有可能就是由這種King Corn制成的“玉米糖漿”。
幾乎所有美國人都被這種轉基因玉米的殺蟲毒素所汗染。”
那麼以King Corn為原料的“玉米糖漿”究竟向世界出口了多少昵?美國栽培的King Corn有32%用於出口和燃料,50%在美國用作牧草的替代飼料,其余全部制成甜味劑。“玉米糖漿”因價格便宜,從8o年代以來就壟斷了甜味劑市場,這也許是美國的糖尿病患者持續增加的原因。
船瀨先生還表示。美國超市裏銷售的食品有90%以上含有轉基因玉米種轉基因大豆,這就是證據。但是,廠家並沒有義務在食品上進行標註。如果批評這種現狀,反而可能會因違法而受到處罰。”
日本國內的糖尿病患者也呈增長趨勢,沒有減少的原因可能與這種玉米糖漿有關。

如果這些都是事實,那麼我們最好避免食用添加了玉米糖漿的果汁、碳酸飲料、甜面包、巧克力等甜味濃的點心類。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缺硅素導致線粒體失活

硅和維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線粒體之間有著極大的關系。
我們人體內約有60萬億個細胞。每個細胞中都共存著成百上千個線粒體。如果沒有線粒體的作用,我們將無法生存。
因為正是線粒體為我們分解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動物蛋白質、脂肪等物質,向細胞供應叫做三磷酸腺甘(ATP)的能量。如果沒有ATP這種能量,細胞將無法活動。
以汽車為例,無論供給多少汽油,如果不燃燒,汽車都無法行駛。只有發生點火現象,汽油燃燒,汽車才會得到能量而行駛。

與此相同的事情也在線粒體的TCA(檸檬酸)循環內發生,這就是獲得諾貝爾獎的TCA循環理論。
因此,對於在維持生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線粒體而言,硅元素是不可或缺的,
這可能與線粒體的祖先是30多億年前的藍藻有關。在那個沒有食餌的年代,僅靠食用無機硅來維持生命的記憶被線粒體繼承了下來。
人們已知,缺硅會引起線粒體功能下降,會使正常細胞失去穩定性,對低體溫症、免疫力下降以及癌細胞死亡(細胞雕亡)引導作用等產生重大影響,
線粒體失活所帶來的最大的影響是體內產生大量的活性氧。
眾所周知,活性氧與九成慢性病相關。活性氧的危害涉及癌症、糖尿病以及高血壓、心肌梗塞、腦梗塞、白內障、癡呆、特應性皮炎、哮喘、風濕病、色斑、皺紋等。
原本活性氧以強大的氧化能力破壞入侵體內的細菌和病毒等外來入侵者,具有維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如果過度供給,就會破壞自身細胞的粘膜和組織。其具有如同“傑基爾”和“海德”般的雙重人格。
我們知道在過度運動、重壓、被紫外線和輻射照射、飲酒和抽煙、暴露於農藥和藥物等化學物質中等時,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因此,避開這樣的環境,建立輕松的生活方式可以頂防活性氧所引發的疾病,這也是防止老化的秘訣。
硅素可以激活線粒體,防止活性氧過剩。膳食纖維富含硅,平時我{門應該多註意攝取裙帶菜、海帶、羊棲菜等海藻類以及大豆和根菜類等食物。這是保持線粒體健康的方法之一。
序言中曾提到,中醫早在4000年前就發現硅的效用,並將其用於處方。現代醫學中,醫生在治療壓力性胃腸炎、胃漬瘍、十二指腸潰瘍、腸內異常發酵、腹瀉時也也使用硅作為藥物。
膠原蛋白連接人體細胞組織,具有類似於水泥般的作用。
事實上,缺硅會對膠原蛋白的生成帶來惡劣影響。而且,還會弱化有助於骨骼形成和強化的鈣和膠原蛋白的沈積,使骨骼變脆,血管容易沈積脂肪。
另外,缺硅還容易加劇動脈硬化。
因此,為了避免動脈硬化、心臟病、腦中風、骨質疏松等疾病,從四五十歲起就應該積極地攝取含有硅的食品。這一點非常重要。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水溶性硅能夠改善粘稠血液

酵素是消化、分解、吸收和排泄(即代謝)營養素所需的催化酶。有澱粉酶、糖化酶、葡糖甘酶、脂肪酶等多種。當這些酵素為零時,生命將無法維持。
例如,建造房子時,即使準備好了木材、墻、磚、瓦、板、灰漿等建築材料,沒有木匠也無法建造。酵素就相當於木匠。
缺乏酵素,會導致代謝紊亂,血液中的LDL膽固醇、脂肪和糖分等增加,血液粘稠,毛細血管的內壁附著斑塊(在血管壁上生成的腫包),導致血管變細。
這將導致血液循環惡化,無法輸送營養和氧給全身60萬億個細胞,細胞中的廢物無法被運出。
細胞得不到營養和氧,就無法代謝。該狀態持續下去,細胞會壞死,會給細胞組織帶來極大傷害。
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眼部組織,會引發糖尿病的並發症——視網膜症:如果發生在腎臟,會引起腎功能衰竭;如果發生在神經末梢,會引起手腳麻痹,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壞疽,不截肢會有生命危險。
因此我們說血管障礙、血液循環障礙是萬病之源,此話一點不為過。
本書中,除了闡述硅、特別是水溶性硅激活我所提倡的內在iPS細胞、促使神經細胞和毛細血管新生的機理外,還介紹了改善血液循環障礙並能一招解決缺乏礦物質所引發的代謝障礙的水溶性硅的作用及其臨床病例,
我自己在服用了水溶性硅後,頭發變得濃密烏黑,皮膚有彈性了,身心狀態仿佛回到了二十幾歲。
可以說現在見在這個時代需要我們每個人自己保護自己的健康。希望本書有助於各位的健康長壽。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美國號召多食用蔬菜及魚貝類成功阻止癌症死亡人數增加

美國沒有推行全民保險制度,一直存在醫療費用高漲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美國通過了《膳食補充品健康與教育法案》。為了防止得病,政府鼓勵大家食用國家保證的健康輔助食品,號召大家預防疾病。
此外,政府還針對醫療費負擔重的癌症,嚴格甄選能夠預防癌症的食品群,教育國民多食用蔬菜及魚貝類,結果成功阻止了癌症死亡人數的增加。
有學者已經指出慢性病的原因是歐美飲食的泛濫、飲食過量、營養不均衡、運動不足,低體溫等。因此日本也應效仿美國,將引發糖尿病及老化的過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削減30%,無論男 女老少,鼓勵人們多做運動。
如果能夠實現這些,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以及從四五十歲起就開始令人擔憂的動脈硬化症等疾病定能在相當程度上得到改善。
另外還有一種疾病——代謝綜合症,中年男性每2人中就會有1人疑似患有該病。而該病很明顯是因礦物質攝取不足所導致的代謝紊亂綜合症。
據說其根本原因是,可從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中攝取的礦物質量顯著減少到了50年前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的水平。歐美飲食的泛濫使得人們對蔬菜攝取不足,從偶爾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又得不到礦物質。而沒有了礦物質,代謝所需的酵素就無法發揮作用。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因癌症、心肌梗塞、腦梗塞而死亡的非常時代已來臨!

如今,日本的國民醫療費用急劇上升,2012年超過了38萬億日元。據厚生勞動省預測,如此下去,2015年國民醫療費用將達到45萬億日元,2025年將達到61萬億日元。
2012年度的稅收收入為38萬億日元,可見國民醫療費用已經使財政陷入窘迫境地。慢性病持續增加,高血壓患者有4000萬人,高血脂患者有2200萬人,糖尿病患者及前驅糖尿病患者為2200萬人,每年有150萬人罹患癌症,超過35萬人死於癌症。
日本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是癌症、心肌梗塞和腦梗塞。現在我們己陷入終將死於這三種病症之一的非常事態。
心肌梗塞、腦梗塞都屬於血液循環障礙,動脈硬化是其—大元兇。,動脈硬化是指血管中堆積LDL膽固醇和脂肪等,產生血栓,血管變細的狀態。該血栓脫落,淤積在心臟,即引發心肌梗塞,淤積在腦血管,即引發腦梗塞。
據統計,每年大約有30萬人死於這種血液循環障礙。
據悉醫療費都被用於治療這類病症,而藥費就占了一半左右。65歲以上老年人的人口比例更是加劇了這種狀況。我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員。2012年9月,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人數突破了3000萬, 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24Y0,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實際上每4個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
70歲以上的老年人醫療費用占總醫療費用的三分之一,據預計不久將會達到二分之一。要打破這種現狀,只能提高保險承擔部分,呼籲國民預防疾病。但現在這項工作也不盡人意。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水溶性硅激活内在iPS细胞

我們的生活中,慢性病日趨增多,人到了五六十歲話題自然會涉及健康問題,
據說每2個人中會有1人罹患癌症,每3個人中會有1人死於癌症。2013年初春,女演員阪口良子英年早逝,死於結腸癌。
2012年春,原Candies組合成員 田中好子因乳腺癌離世。兩人享年分別為57歲和55歲。
癌症以及被稱之為國民病的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病症,闡述了想要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真正需要的是什麽。尤其以開創再生醫療未來的內在iPS細胞理論為基礎,介紹了有可能為現代醫療帶來一場變革的水溶性硅
我一直致力於復發及轉移性癌症、糖尿病,特異異性皮炎、哮喘、尋常性銀屑病等各種難治之症的治療。關於我獨創的“雞尾酒療法”及其療效,大家可以閱讀本書進行了解。而我們己發現,該療法與水溶性硅相結合能獲得更好的療效。
相關病例還有:大腿骨折2周內幾乎痊愈;因腦梗塞臥床、靠輪椅生活、口齒不清的患者病情飛躍性地好轉。
還有來自海外的病例報告,例如,馬來西亞曾報道過一則新聞,一位42歲的男性因糖尿病並發症而完全失明,他接受了6次激光治療,仍被醫生診斷為“眼神經壞死”,成為一名殘疾人。但在服用了水溶性硅後,視力恢復了80%,回歸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中。我想水溶性硅或許具有促使神經細胞及網膜細胞再生的功效。
如今,iPS細胞(人工多功能幹細胞)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這是在體外人工培養iPS細胞,而後移植到人體內的做法。其實我們的體內本就具有比這種iPS細胞功能更強大的幹細胞,我稱之為內在iPS細胞。
硅元素被認為具有激活內在iPS細胞的功能。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重新評估酵素寶庫水果的價值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亞朗·瓦卡博士說:
「古代人類的耝先既不是肉食也不是草食,更不是雜食主義,他們以水果為主食。」
很多人認為水果中含有很多對身體不好的果糖,因此對水果敬而遠之。但這是一大誤解。沒有比水果含有更多酵素的食物了。
以下說明食用水果的好處。
水果的優點
◆容易消化(麵包、米、肉、魚、乳製品等濃縮食品會在胃內停留—個半……4個小時,但水果只要20分鐘就能夠被治化)。
◆優質的糖分(果糖如30%、葡萄糖如30%、蔗糖如30%)能夠產生最好的熱量,成為運動的營養來源。
◆水果中所含的果糖,可以讓胰島素完全不必分泌出來,因此能夠避免罹患糖尿病
◆水果70%-90%是優質水分。
◆水果的水分中存在各種礦物質,是最優良的礦物質補給品。
◆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
◆生鮮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酵素(酵素=生命力)。
◆含有豐富的纖維(消除便秘)。
◆含有少量優質脂肪酸(1%左右。酪梨則有5%)。
◆含有少量的氨基酸(蛋白質分解型,能夠順暢吸收)。
◆將身體的PH值調整為弱鹼性。
◆含有所有必需的養分。
◆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植物的色素輿香氣),具有抗氧化作用。
◆早餐只吃水果,能促進身體排出有害毒素。
◆低熱量,就算吃太多也不會發胖。、
◆多半為香氣四盆、好吃的水果。
水果幾乎零缺點。剛開始吃的時候,也許感覺比較冰冷,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消失了。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鎂優於鈣

想要預防疾病並得到長壽,就要捨棄過熱的飲食,採取以生食(尤其是生鮮蔬果)為主的飲食生活,不要浪費一生只有定量的酵素
在此說明「酵素與鎂的關系」。
酵素較多的食物,亦即生鮮蔬果、海藻中含有很多鎂,大量使用酵素時需要鎂。
消耗酵素的具體例子,就是過度攝取甜食、加熱調理的肉、魚、蛋、氧化的油(尤其是零食等)、亞油酸、飽和脂肪酸,以及過量抽淤、喝酒、攝取充滿添加物的食品及壓力積存等。
這些生活形態會大量的浪費消化酵素,使得潛在酵素不斷減少。同時,細胞內的礦物質,尤其鎂的消耗量增加。鎂是酵素最好的輔劑,與酵素合為一體忙碌的工作。
如果鎂因為消化活動而大量消耗,則細胞內會大量釋出鎂。細胞內的鎂減少時,原本不能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的鈣會趁虛而入,使得細胞內的鈣量過多。這時,細胞非常緊張,會引起痙攣或收縮。
這種緊張會產生各種疼痛,在肌肉方面會出現肌肉痛、小腿肚抽筋、肩膀酸痛、關節炎,在心臟方面會出現狹心症、頻脈、心律不整,在子宮方面會出現肌瘤、生理不順、內膜症,在支氣管方面會出現支氣管炎、支氣管氣喘,在動脈方面會出現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在神經方面會出現精神異常、學習力減退、腦中風、偏頭痛。此外,還有淨腫、蛀牙、骨質疏松症、結石等各種症狀。反過來說,這些症狀都是因為缺乏生鮮蔬菜、水果及海藻造成的。
鎂的研究從1930年代開始,後來熱潮消退,直到1990年代開始再度盛行,現在仍是熱門話題之一,這就說明對人體而書鎂比鈣更重要。
當然,鈣和鎂都是非常重要的礦物質,所有的礦物質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是鎂是必須要經常攝取的重要礦物質之一。然而,長期以來大家都忘了它的存在,只註意到「要攝取鈣」。
以前,人們總是認為「攝取鈣就能得到睫棗」。近年來,隨著礦物質研究的進步,終於知道「鎂和鈣要等量,甚至要比鈣存在更多,否則無法製造骨骼」。
鎂是幾乎存在於細胞內部的礦物質,與細胞外的鎂比率應該是4比—。反之,鈣幾乎是存在於細胞外的礦物質,外部與內部的存在比率為一千萬比一。
當體內的酵素需求增多時,成為其輔劑的鎂的需求也會增多,大量使用體內酵素,會導致鎂缺乏,成為各種疾病(尤其是各種疼痛:心臟和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婦科方面的疾病)的原因。當綑胞內的鎂減少時,鈣就進入細胞內。
細胞內缺乏鎂,幾乎都是因為不良的飲食導致消化酵素過度浪費所致。反之,只要攝取富含酵素的食物(尤其是生鮮蔬果),就能夠得到健康。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豪爾博士所體驗的營養療法

終於要進入「酵素營養學」的主題了。首先要介紹開山砠師豪爾博士1924年會服務過的林德拉療養院。這家療養院是引起豪爾博士對酵素產生興趣的舞一。
林德拉療養院是8世紀初期,維特,林德拉博士所進行的「異化營養療法」的起源。這個療法是基於人體的「同化作用(消化、吸收養分的作用)」與「異化作用(將吸收的養分轉化為熱量的作用)」而成立的。
林德拉博士的父親亨利·林德拉,透過自己的經驗開設這家療養院。他本身是營養師,但是卻為肥胖和糖尿病所苦,個子矮小,體重卻重達113 公斤,為了減肥,多次嘗試控制飲食的方法,可是完全無效。
朋友為他介紹東歐知名的營養療法師奈普牧師。牧師將蔬菜、水果等納入飲食中替代藥物,藉著自然的食物療法改善林德拉先生的糖尿病,讓他輕鬆減重40磅(18公斤)。
林德拉先生透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將一生貢獻於營養療法,從1904年開始,自己成為醫師,設立林德拉療養院。後來,兒子維特。林德拉博士成為繼承人人,推廣「異化營養養療法」,亦即使用生鮮蔬果的營養療法。
1925年,豪爾博士服務於該療養院時,一位即將在一個月後結婚的女性,希望能在婚禮前瘦14公斤,因而前來造訪。林德拉博士利用半斷食療法為她治療,七天內只瘦1.8公斤,以這種瘦身程度來看,一個月內不可能瘦14公斤。
於是,中斷「半斷食療法」,採用對糖尿病患者十分有效的方法,也就是實行「生鮮食物減肥療法」(也稱為「異化營養療法」)。結果一天瘦0.9公斤,一週內瘦5.4 公斤,接下來的一週內瘦了3.6公斤,最後成功的減重15.4公斤。
分析這位女性的事例,奇妙的是,與實踐「牟斷食療法」相比,實行「生鮮食物減肥療法」的人,就算吃很多食物,也依然能夠瘦下來。
後來,比較152名「半斷食療法」和207名「異化營養療法(生食療法)」的實行者,調查關於減肥的效果,發現後者明顯奏效。
這個療法的重點並不在於食物的「量」,而在於「質」。豪爾博士知道生鮮蔬果中所含的成分對人體具有深不可測的力量,並且透過改善慢性病的體驗,以及累積許多臨床事實證明這一點。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野生動物不會生病的原因

現代人的飲食生活,已經脫離以富含食物酵素為主食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以加熱、加工食品為主食的生活形態。
食物酵素在攝氏48度以上的加熱處理中,會遭到破壞。
蔬菜中含有礦物質,但是炒蔬菜時,食物酵素的有效性會因為熱而流失。
豪爾博士在《酵素營養學》中說道:
「各位是否看過棲息在叢林中的野生動物,因為癌症、心臟病糖尿病而痛苦的姿態呢?請別告訴我因為是野生動物,所以沒有機會看到牠們。即使在非洲觀察、研究野生動植物生態系的科學家們,也沒有任何報告說明野生動物會生病。
一旦發生野生獅子因心臟病發作而被用救護車途醫急救,或母猩猩的乳房因癌症而腫脹,或大象因關節炎症狀惡化而無法步行等事件,則勢必會成為全世界的頭條新聞。」
疾病的原因不只是飲食,也會受到精神壓力極大的影響。豪爾博士說:
「日夜生存在可能會被其他野獸吃掉的弱肉強食世界中的野生動物,其生活的確是承受面臨死亡的極大壓力。」
反觀在我們身邊的寵物,即使是與人類不同的生物,卻可能會罹患輿人類相同的慢性病等疾病。
所以,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只存在於人類及人類所飼養的寵物身上,野生動物與這些疾病無緣,原因為何呢?
因為野生動物「過著以生食為主食的飲食生活」。
我們身邊所飼養的愛犬、愛貓,通常是以寵物食品的加工食品為主食。飼主也同樣吃便利、耐保存的加工食品,料理多半是加熱食物。
原本飲食中應該90%以上要以食物酵素為主食,但是相反的,卻變成90%以上是以加工食品或經過加熱處理的料理為主食。再加上戴奧辛、農藥等食品汙染,根本不易吃到眞正安全的食品。